2024年8月24日星期六

知行之间的“冲突”,内在自我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

自我与群体之间的“矛盾”


每一份邀请也都意味着教育者必须思考和回答两个基本问题:我到底在教的是什么?我所教的和学习者的联结是什么?


“勇气之路”五要素:“真我”​“信任”​“社群”,“相反相成”​“反观反思”


“独而成群”:意为让人既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独特性的存在与思考,又要走向多元多样的社会群体​,通过群体来给自己探索前行之路以支持、反照、回应,个体得到群体滋养的同时也要成为他人探索前行的条件和辅助。


当一个人里外合一、言行一致时,我们称其为正直


关系型信任的四个维度确定为:尊重、关切、能力、正直


探询式群体:个人独自反思也是一种探询,而通过群体中彼此互问问题的方式则能带来大量的洞察。探询式群体是为了支持人在个人层面和职业层面的成长而组成的社群,也被称为“实践群体”​。这样的群体让其中的人觉得安全,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并愿意坦然地接受其他人通过开放、真诚的提问与反照向自己发来挑战,以此帮助自己变得更加真实。


爱”这个词并不常用,这里“爱”并不是指爱情中的“爱”​,甚至也不是亲密关系中的那种“爱”​,这里的爱是指领导者在将他人最好的部分带出来的过程中所需具备的耐心

我们中心提出的很多做法都是建立在爱的核心价值基础上的,这里我们所指的“爱”是,为了他人的成长而让自己再多迈一步、再多延展一点的一种能力。在一个群体中工作,会需要人多延展一些自己,理解、尊重、支持彼此,这也是为什么“学会爱”是人最难的科目之一。当我们被以爱相待时,我们就会被“一种充满能量的、让我们想要由内而外地生长的场”包围,这种场是“一个安全得让人敢于涉险、安全得能装得下人成长所需的失败”的地方。


我们从人的内在可以学到太多的东西,但人的内在也是一个容易让人迷失的地方。

我们从一群伙伴那里也可以学到太多的东西,然而一群人也会成为一个容易让人迷失的地方。

因此,​“独”和“群”这两者我们同时都要,这样就可以将我们分别在这两个地方学到的东西进行相互检验和平衡。——帕克·帕尔默


当你反观自己时,会通过什么来看见自己?通过镜子?通过你在街边路过的玻璃橱窗?通过止水深潭的反照?还是通过他人的眼?想要看清自己(即,所谓的自觉自知)​,需要这样一个反照的过程。从字面上看,反观反思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有某种“镜像”的存在;但反思也可以是独自一人的深忖、冥想、沉思。

反思实践并不完全等于“内省”​,​“内省”是一种自我探寻、自我检查。在“勇气之路”的框架中,反思实践既包括个人层面做的反思,也包括与伙伴们在群体中一起做的反思。反思时,也不只是对流程、学习点、数据进行回顾思考,要在这些基础之上,触达自己的内在,也触达他人的内在。




2024年8月23日星期五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世界尽头咖啡馆》


1、你为什么来这里?

探讨目的与选择,鼓励反思日常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义。


2、你害怕死亡吗?

触及人类普遍的生存焦虑,邀请思考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以及个体对死亡的态度。


3、你满足吗?

质疑幸福与满足感,促使人们反思当前生活状况与内心的平衡。

群体基石


 

站在人生命的最深处,我们不需要什么工具和技术,我们需要的是对神、对自己、对他人、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洞察,来让我们得以从多样与不同、张力与冲突中有所学习,有所成长。

——帕克·帕尔默

  1. 给予、接纳并欢迎

    • 罗马书15:7——“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与神。”
    • 在充满接纳的氛围中,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敬拜、分享、学习与成长。我们在这里彼此表达善意,营造一个支持成长的环境,使每位成员感到被接纳与珍视,因为神先接纳了我们。
  1. 带着真实且整全的自我在场

    • 诗篇139:23——“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
    • 无论你带着疑惑、恐惧、失败,还是带着信念、喜悦和成功,来到这里。带着你整全的自我,用心倾听他人,真诚地表达自己。正如神接纳我们本来的样子,我们也在这里彼此接纳。
  1. 邀请而非要求

    • 马太福音11:28——“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 在这里没有“必须分享”的压力。每个人都可以在圣灵的带领下回应自己内心的渴望,选择是否表达自己,并且知道无论是否选择发声,都能得到彼此的支持。尊重每个灵魂对自己需求的敏锐感知和神的引导。
  1. 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视角

    • 以弗所书4:2-3——“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 我们对事实的理解可能各不相同。这里鼓励我们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必解释、纠正或辩论他人的观点。我们从内心出发,用“我”的陈述表达,信任神在每位成员心中的工作和引导。
  1. 不修复、不纠正、不建议、不拯救

    • 加拉太书6:2——“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 我们在彼此支持中成长,但不扮演“救主”的角色,信任神是唯一的拯救者。我们的目标是营造一个欢迎灵魂的神圣空间,尊重每位成员的属灵成长过程,信任神的工作在其中进行。
  1. 以真诚、开放的问题回应

    • 雅各书1:19——“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
    • 效法耶稣的教导,用真诚的问题而非建议或纠正来回应彼此。通过开放的问题,我们帮助对方听见内心深处的声音,与神更深相连。
  1. 在艰难时刻,转向好奇

    • 马太福音7:1——“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 当遇到分歧、评判或防御情绪时,将反应和评判转为好奇心和关切的探索。问问自己:“我好奇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想法?” 或 “我的反应对我自身有何启示?” 放下评判,保持谦卑与尊重,更深地倾听他人,也倾听自己。
  1. 倾听你内心的导师

    • 约翰福音14:26——“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祂要将一切的事教导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
    • 神通过圣灵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引导我们。尽管我们可以向他人学习,但在此时此刻,我们有特别的机会向内探索,关注圣灵和自己内在的声音,接受祂的引导。
  1. 信任并从静默中汲取智慧

    • 诗篇46:10——“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 静默是神赐给我们的礼物,帮助我们在嘈杂的世界中保持灵性清明。将静默视为圈子中的一员。当有人分享后,停留在静默中片刻,允许自己在神的同在中反思,倾听祂的声音。
  1. 恪守保密原则,营造信任的空间

    • 箴言11:13——“往来传舌的,泄漏密事;心中诚实的,遮隐事情。”
    • 彼此尊重和保护隐私是我们属灵的承诺。我们用爱心守护彼此的信任,让这里成为一个安全、圣洁的敬拜、对话的空间。
  1. 相信种子会茁壮成长,静待花开时

    • 哥林多前书3:6——“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它生长。”
    • 信任神在每人心中所栽种的种子,祂会在祂的时间使之成长。相信在离开这里时,你会带走所需的收获,即使仍有未解的问题,相信神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引导并帮助我们成长。

改编自:《勇气之路》1.3 节之信任圆圈准则

2024年8月22日星期四

傈僳





 

“关系”究竟是什么意思?





关系(Relation)的维度

  • 关系的稳定性和结构性:

关系强调的是一种稳定的、结构化的连接,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框架。关系不仅反映了神的秩序与计划,也通过时间积累形成了深厚的信任和责任感,使我们能够在一个安全、有归属感和确定的环境中成长。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家庭关系,这些都是关系的基本结构。在信仰中,信徒与神之间的关系,作为神的儿女(罗马书8:16),是这种固定且不变的关系的典型代表。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圣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活的基础,如“要爱人如己”(马可福音12:31)。这种关系超越了简单的互动,包含了相互支持、合作和共同体的归属感。耶稣的教导让我们在这些关系中承担责任,展现关怀,这也反映了神对我们生活方式的期待。

  • 人与真理的关系:

    耶稣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32)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是在与真理进行对话。这种关系帮助我们在认知和灵性上得以成长,深化了我们与神的联系。

  • 人与世界的关系:

    圣经教导我们要成为“世上的光”(马太福音5:14),这意味着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不仅是观察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我们通过与环境、文化和社会的互动,为神的国度作见证,履行我们的信仰责任。

  • 人与自我的关系:

    圣经强调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你当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23)认识并发展自己,是我们在神面前的责任。通过这种内在的关系,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神的旨意,并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意义。


互动(Interaction)的维度

  • 互动的动态性和生成性

    互动更关注的是关系的动态性和生成性。它通过人与神、人与他人、人与世界、人与自己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交流,使我们在不断的互动和探索中生成新的理解和智慧。这种互动不仅让我们在信仰中更加主动,也推动了成长过程中的创新与灵活性。

  • 人与神之间的互动:

    祷告和灵修是人与神之间最重要的互动形式,通过这些互动,我们不仅表达需求和感恩,也在神的话语中寻找指引和智慧。这样的互动不断更新和深化了我们与神的关系,使信仰生活得以持续成长。

  • 人与他人之间的互动:

    我们通过爱心行动、言语沟通、合作与分享,与他人建立互动。这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感情的交流和灵魂的共鸣。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4中教导我们,互动应当充满爱与尊重,这样的互动关系能够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健康成长。

  • 人与世界的互动:

    在与世界的互动中,我们承担作为神创造物的责任。神赋予我们管理世界的任务(创世纪1:28),这意味着我们在互动中保护、管理和改进这个世界,使其更符合神的意图。

  • 人与自我之间的互动:

    自我反省与内在对话是成长的重要部分。我们在互动中不仅接受外界的影响,也通过内在的反思和对话,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和调整。这种互动有助于灵性成长,使我们在信仰和生活中找到平衡。


总结

“关系”(Relation)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框架,使我们在社会结构、知识体系和自我认知中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互动”(Interaction)则为这些关系注入了生命力和动态性,使我们在神的引导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交流,生成新的理解与智慧。通过这种多维的关系与互动,我们不仅在世上生活,也在神的国度中不断成长,从而更深地连结于神、他人、世界和自己。


2024年8月21日星期三

追寻之道


《追寻之道》

关系先行,互动交织,

他人即师,智慧如溪。

敏捷如风,感知无际,

窗外世界,真理寻觅。

复杂如画,静心细品,

探索无尽,勇敢追寻。

成长之路,同行共进,

终为何人,自由有光。